每年到了3月8日前后,针对商家宣传的“女王节、女神节”。
与此同时,网络上总有一些自媒体文章总是强调:节日的全称是“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节日的目的是鼓励女性争取劳动权益,进而实现平等。
商家促销手段之一
这些文章的本意是希望女性不要落入消费主义的窠臼,珍惜这个节日去追求女性自身的权益。
虽然强调节日起源和目的并不算错,但总归狭隘了一些。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起源
在联合国的官方网站上对“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起源是这么描述的。
从上述介绍来看,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起源的确和劳动权益息息相关,但国际妇女节是否一定要和争取劳动权益这个属性关联性这么强,笔者并不苟同。
想一想,那些反复强调国际妇女节“劳动”属性的可能只是一小撮国家的特色。
强调“劳动”属性是前苏联的遗产
根据相关资料,妇女节的确立最初源于第二国际领导下的女权运动,但真正将三月八日设为“国际”法定假日的则是导师列宁。
前苏联的身先士卒很快推动了妇女节的“国际”化,三月八日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甚至成为联合国官方认证的节日。
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全球的影响力
红色为官方节日,橙色为官方女性节日,黄色为民间节日
而中国出现“国际劳动妇女节”源于1924年的国共合作,在两党蜜月期广州一马当先开始纪念三月八日的妇女节。
四九鼎革后,官方正式确定的节日名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直到1975年,联合国将该节日确定为“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简称“国际妇女节”。
前后节日名称一对比,是不是发现少了“劳动”二字?
原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的正门顶端是男女社员手举丰收麦穗的雕塑
我们再看将妇女节纳入官方节日的国家,可以分析出这些国家,大部分都是受前苏联影响较大的国度。
妇女节强调劳动二字,最开始的起源便是苏联。
但在冷战背景下,作为大国角力场的联合国,并没有全盘接受苏联的理念。
因此联合国确立的节日名称为“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有“国际”但没有“劳动”。
妇女节,不能只强调“劳动”
只要清楚该节日的由来,就明白该节日名称中强调“劳动”只是手段,妇女节的最终目的还是追求男女平等。
因此,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去观察当下男女不平等都存在于哪些方面。
在武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仅从数量上看,女性的工作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然而网上出现的不少新闻仍然让笔者感到不适。
或许真的没有强迫吧
比如甘肃援助医疗队,女性被剃光头发。有关方面解释是“自愿”、“防止感染”,这种解释未免太过勉强,那么如何解释同属一个医疗队的男队员不用剃头,男队员的头发比女队员的还长呢?
再比如:在抗疫前线的女性医务工作者中,不少女性需要卫生巾。但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卫生巾并没有纳入保障物资中。
很难相信,那些女医护们在生理期没有卫生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是多么不容易。
而以上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对女性需求的忽视。
截图来源于知乎
2月17日,有媒体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采访刘宏娟时,该新闻在上午播出时还有「我处于生理期,肚子有点疼」的表述,但是到了下午重播时却被莫名其妙的剪掉了。
在这种月经羞耻的文化下,恐怕审核新闻的男领导真的没有想过女性医护人员的痛苦。
不过,这里要夸一下贵州省,贵州省为援助鄂州的女性医护人员准备了温暖包,装满了电热毯、热水袋、保温杯、棉拖鞋等各类生活用品;还有卫生巾、成人纸尿裤、吹风机、指甲钳等“暖心”物件。
贵州暖心包值得赞赏
我想“暖心、贴心”的背后,大概是因为贵州省省长是位女性吧。
除了上述问题,女性的不平等遭遇还包括家暴问题(比如槽点满满的离婚冷静期),因为生育带来的就业歧视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等等。
据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统计,在工资收入上,女性收入要比男性低23%,在政治领域,女性仅占全世界议会席位的24%,更让人忧心的是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名经历过身体暴力或性暴力,全球2亿女童和妇女遭受过惨无人道的生殖器切割。
电影《沙漠之花》剧照
如果我们真的在乎男女平等问题,就不该在妇女节中只强调“劳动”属性,而是真正去关注女性生存状况、去了解女性的需求、去爱护女性。
妇女节的内涵,不妨让女性自己决定
既然我们非常讲究男女平等,不妨尊重女性的想法。
这个节日,该叫什么、该怎么过都是女性的事情。我们不需要当颐指气使的教师爷,去告诫她们忘记“劳动”的代价。
最初的圣诞节,并不是像如今这样的聚会狂欢,而是老老实实在教堂做弥撒。试想,如果梵蒂冈的老人动不动就怒斥众人过圣诞节的姿势不对,圣诞节还会这么这么普遍吗?
正是因为允许普通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节,才造就了节日的国际化,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需求,正是这个节日的意义。
那么,大家又何必去纠正“女王节、女神节”之类的呢?
最后,最让我疑惑的是儿童节,为什么是儿童表演节目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