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现在是三月中旬了,全国民众和武汉民众一起经过四五十天的艰苦奋战,这场抗疫战争已经看见胜利的曙光。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截止到3月17日,全国疫情数据

而在82年前,武汉这座城市发生了一场更为震撼,更为惊心动魄的战争——武汉会战。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抗日战争,但很少有人了解武汉会战,而不知道武汉会战,你不能说自己知道抗日战争。

因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武汉会战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正面战场上取得成果最大的一场硬碰硬的战斗。

武汉会战的背景

1937年12月,日军攻克南京,从七七事变打响中日全面战争始到南京陷落,日军用了五个月的时间。

日本本想以强大的军力迅速攻占中国首都的战略,迫使国府投降,快速结束在中国的战争,不曾想蒋介石抗战决心坚定拒绝投降。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侵华日军南京入城仪式

在此情形下,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在1938年1月16日向全世界宣布:

“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在此后进一步声明,“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日本均不与国民政府交涉”,日本“绝对不容许第三者出面调停”。

从二战后期来看,这是日本在二战中最为愚蠢的战略失误之一。

而没有任何退路的国府在1月19日的国民党《中央日报》上迅速刊出蒋介石对日本近卫文声明的反应:

“中国政府于任何情形之下,必用全力以维护中国主权与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办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绝非中国所能接受,同时,在日本占领区域内,如有任何非法组织篡窃政权者,不论对内对外,当然绝对无效。”

而此时的中日两国的军队,完全是先进的工业国军队降维打击落后的农业国军队,除少数地方中日军队可以有来有回打几个回合,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军队都是稍作抵抗后直接跑路。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抗战前夕中日军事工业对比

所以,中国当时的策略是“以空间换时间”,把战线尽量拉长,如果战线拉得太短的话,日军集中兵力,非把你的有生力量都打死不可;只有拉开空间,稀释日军的兵力,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再利用空间优势弥补两国兵力和装备的差距,等待时变,才有一线希望。

而对于此时的日军而言,战争不断的胜利进一步激发了日本军部对中国的蔑视和对武力的狂热。

日军参谋本部情报部给出下一步建议:

从历史看,只要攻占武汉,就能支配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可以做到以武力解决中国事变大半的目的,只要控制了武汉,即可以把蒋政权逐出中原,“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

1938年5月徐州会战一结束,日本即决定进行“汉口作战”,并将所有在中国大陆作战的部队停止回国调动,国内继续动员增兵40万人,并拿出32.5亿日元的作战费用预算。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1938年7月25日,武汉会战,沿着田野朝太湖逼近的侵华日军

而日军发动“汉口会战”的另一个目的,正如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上所说:

为了给国民政府最后致命的一击,迫使中国投降,不愿再见到“帝国雄狮百万受制于中国”。为此,日本“陆军为汉口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

为了准备武汉会战,日本本土仅剩的一个近卫师团待命,随时增援武汉。

为什么是武汉?

 

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结束后,日军连下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中国核心城市,占领华北、华东、山东半岛等地。而在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国府于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

但此时,国府的军政机关并没有立即西迁入川,而是先转移到武汉,使得武汉成为当时事实上的战时首都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武汉会战经过要图

而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又是水路交通的枢纽,三国时期就有“天下之腹”之称,交通四通八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时的武汉既是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抗战中枢,也是全国抗日战争救亡运动的中心和抗战文化活动中心的大汇合点。

 

日军明白,彻底打垮中国,不能拖,迎头痛击一棒子敲死中国,方为上策,而一棒子敲死中国的上策,就是闪电战直接拿下武汉,我要能一个月时间拿下武汉,中国大半疆土半年多时间尽归我手,全体中国人都会沮丧心寒,不屈服也得屈服。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1938年,武汉街头的抗战宣传画 摄影:罗伯特·卡帕

另一方面,中国同样明白,拖延和坚持方为胜利之本,蒋介石不断强调武汉对于中国抗战的重要性,更是向抗战前线的军民发出“决一死战”的誓言:

“自上海、南京失守,我们惟一的政治、外交、经济中心在武汉,武汉绝不能再失。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

这时候,武汉就成为双方心中都清晰的一个焦点,日军想速攻武汉,国军要死守武汉,一时间,全中国的兵锋都瞄准了武汉三镇。

 

“向武汉进击”

 

武汉这个战略目标确定了,双方开始码人,中国预备了4个集团军、47个军、120个师,作战飞机200余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约100余万人,这其中苏联支援了一个航空大队,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

 

日军准备了9个师团、1个旅团、2个支队(相当旅团)和2个野战重炮旅团等近40万人,加上海军的第3船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在湖北武穴田野里行军的日寇部队

日军一开始的战略,本来是想兵分两路,一路,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上海和南京,从长江西进为一路;另一路则从平汉铁路(也就是现在的京广铁路)南下。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东洋协会调查部—中华民国现状图

第一路没什么问题,第二路行不通了,当时八路军已经组织起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不干别的事,就是牵制——我是打不动你,但我能把你留在这儿,你敢把兵力调走,你就肯定要付出代价。

 

日军每个战斗单位都广受中国各方敌后武装的袭扰,到最后实在抽调不出来兵力,只好采取第二方案。

 

让刚打完徐州会战的主力沿着淮河向西进发,顺着大别山北麓走,顺便切断平汉线,走到大别山尽头往南一拐,就是武汉,再和长江的敌寇会师。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在洪水中行进的日军

为了延迟日军的前进,1938年6月9日,国民政府决定“以水代兵”,下令扒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

 

这个事实在是臭名昭著,但在客观上的确让日军水运困难,走淮河的第二方案也行不通。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东洋协会调查部—中华民国现状图

最后,日军确定了第三个方案,一路不走淮河,直接走大别山北麓,另一路主力沿着长江两岸向武汉推进,最后两路会师。

 

借“花园口事件”,中国军队调整了防线,以第一、第三、第五战区的部分兵力和第九战区的全部兵力,计130多个师,约120万人,围绕武汉为核心,构成一条穿越豫、鄂、皖、赣4省,防御正面达1300余公里的巨大防线。

 

第一路日军

 

1938年8月下旬,日军第2军4个师团在合肥集结后,向武汉发起进攻。

 

中国第5战区以7个军兵力在安徽六安、霍山、富金山,河南固始、商城、潢川、信阳,湖北麻城地区组织防御。

 

战役开始后,国军和这一路敌军在大别山北麓这一方向的争夺战十分激烈。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武汉会战要图

首先是六安,六安这个地方,号称“大别山门户”,扼守交通要道,是北麓战区的重中之重,但国军的准备并不充分,六安防军几天前才从别的地方调来,本身就是疲兵不说,根本没有时间破坏公路,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开开心心顺着大公路驰骋,另一方面,敌军数量是国军3倍,还有各种火炮飞机坦克加成。

 

最终,由于战线拉得过长,指挥不当,人员频繁换防疲惫不堪,国军虽然英勇作战,还是抵敌不过,最终日军从城外打到城下,苦战不下后又绕道进城,终于,六安陷落。

 

六安陷落后,随后即是霍山保卫战,国民革命军和新四军都参加了此次战斗,一开始打的极为漂亮,各种奇袭,伏击,毙伤了日军两千多人,是武汉会战中少有的完胜。

 

但后来进入日军猛攻,国军死守的情况时,敌人使用了迂回包抄战术,战局瞬间急转直下,经过巷战后我军不敌,霍山陷落。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宋希濂(1907.4.4—1993.2.13)

商城是战况最为激烈的地方,宋希濂率领的第71军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激战月余,敌军伤亡四千多,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且第71军在缺乏炮兵火力的情况下,还及时发现并歼灭了企图偷袭的日军500多人。

 

最后日军恼羞成怒,动用了毒气,才最终夹攻商城得手。

 

六安、霍山、商城陷落的同时,日军会师前进,攻取位于大别山西路隘口的信阳,自此,武汉以北门户洞开,一马平川,国军再无险关可守。

 

第一路敌军就此得逞。

 

第二路日军

 

第二路敌军兵分两路,第一路从黄梅地区向广济进发,经过激烈战斗后进发到马头镇和富池口。

 

这一路上,敌人步步见血,一开始就遭受了迎头猛击,整整8昼夜无休无止的战斗,才前进了30公里,且伤亡惨重,到最后日军为了避免过多的伤亡,什么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毒气也上了,这才缓过一口气来,拿下广济。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武汉会战时期的国军士兵

要知道,在人员武器和战争指挥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居然把日军打成这个德行,这是多么来之不易的战争成果。

 

田家寨要塞与南岸的马头镇、富池口要塞夹江对峙,共扼长江航路,是武汉的重要门户,蒋介石8月6日曾电示第11集团军军团长李延年:

“田家寨、富池口两要塞为赣东北我主阵地之锁钥,乃五、九战区会战之枢纽,亦武汉最后屏障”,必须“长期固守,以利全局”

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在第九师阵地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前线军人英勇无比,负伤的只要还能动,简单处理后就继续作战,阵地没了就进坑道打。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国军士兵

53团一位排长叫袁次荣,我们要记住这个名字,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全排都打光了,弹药也没了,按照任何国际法他都可以举手投降。

 

但是,看到敌人向他冲来,他把手榴弹绑在一起扔过去,炸死炸伤十几个日寇,最后留了一颗手榴弹,拉开导火索抱着冲向敌军,与敌人同归于尽。

 

本来,蒋介石定的目标是坚守两个月,但这个目标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敌人不仅有飞机大炮,长江上还有舰船,这仗本来根本就没法打的,但是国军依然坚守了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并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

 

第二路,是我们整个武汉会战打得最漂亮的一战,从1938年6月起,日军先后攻占安庆、潜山,7月攻占湖口、九江。此后会战渐趋激烈,在长江南岸的南浔路、瑞昌、德安的攻防战中,战斗异常激烈,日军屡屡受挫。

 

这其中最为出众的一战,则是“万家岭大捷”。

 

 

万家岭大捷

 

在久攻不下中国军队正面阵地后,冈村宁次通过空中侦察,找到了我军布防的薄弱所在,由于战况一直有利于日军,他以赌徒式的冒险,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就让106师团(不到两万人)仅携带6天口粮抄小路到达万家岭,企图以奇袭致胜。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

万万没想到,日军这支孤军行动的第一天,即被中国军队第4军发现,而冈村宁次的战略意图也被国军第一兵团司令薛岳所识破。

 

在尚未获得武汉军委会批准时,他迅速调集重兵包围第106师团,利用地形布下了埋伏,并再次未经蒋介石批准,动用蒋介石部署在庐山做敌后游击之用的第66军断绝日军后路。

 

106师团一到地方,就发现被10万中国大军的合围。

 

冈村宁次发现不妙,立即电令该部突围。但106师团在群山中转悠2天,竟找不到准确的出逃方向。这一方面是日军所用地图是20年代绘制,好多地方都是毛病;另一方面是当地为铁矿区,日军指南针不管用了。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万家岭战役中日军战死者墓碑

在恐惧和绝望的情绪下,106师团不到两万人在万家岭与中国军队展开了惨烈的战斗。

 

原106师团的幸存者辎重运输兵那须良辅战后在《地狱谷中的三个星期》一书描述了日军当时的绝望:

“战友们大都受伤,也有些因为饥饿和疲惫而倒下。死在水沟的战友们,他们的脸色都变成茶色而浮肿,白花花的蛆虫从他们的鼻孔和嘴巴掉下来。一连几天都没吃东西,只能从漂浮着同伴尸体的水沟里舀脏水喝,活着的人也都快变成了鬼。我也觉得我的死期到了。对着月亮,我放声大哭。”

薛岳第1兵团主力第74军第51师在师长王耀武指挥下,命令第305团团长张灵甫亲率敢死队,经浴血奋战占领万家岭战场最高峰张古山制高点,彻底断绝了日军退路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张灵甫照 后期着色

10月6日,蒋介石和薛岳下令总攻,整个万家岭成了一片血海,时时刻刻都有日军死亡的惨叫声,3天时间日军就阵亡了4000多人,基层军官都死干净了,指挥都没法进行。

 

没有指挥,军队就是一群猪,日军迫不得已又出了一个招,向万家岭空投了280多个联队长以下军官,这一空投就闹笑话了,因为风太大了,空投那些联队长都降落到中国阵地上了,落地成盒。

 

日军106师团经此一役,差点被全歼,但中国军队的损失也不可谓不惨重。

“万家岭战场周围约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了日军和我军的墓地。日军的辎重,马的尸骨、钢盔、马鞍、弹药箱、毒气筒、防毒面具等等杂物,俯拾可得。许多尸骨足上穿着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分开的胶鞋,显然是日军尸骨。有的尸骨被大堆蛆虫腐烂后,蛆虫又变成了蛹,蛹变成了蝇,蛹壳堆在骷髅上高达盈尺……”“围绕着雷鸣谷刘村(今磨溪乡南田一队刘鞔鼓村)都是敌人的坟墓,人骨、马骨……此外沿山麓、沿道路、沿溪流,无处无日兵骸骨,若说五步一尸、十步一马,并不算过分,统计雷鸣谷刘村、哔叽街、万家岭一带战场,日兵骸骨至少在6000具以上,马骨至少在千具以上。”

从时任第1兵团第32军141师师长的唐永良少将在一年后路过万家岭战场时所作的描述可见当年战斗之惨烈悲壮。

 

不要忘记武汉人民的牺牲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苏联空军志愿队,该军先后有2000多人参加援华作战,空战50多次,出动飞机超过1000架次,击落日机15架,击毁日军舰船100多艘。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苏联空军志愿队部分队员

这其中,击沉100多艘舰船是极大的功劳。中国海军不甘人后,也击沉、击伤日军舰艇及运输船50多艘,击落日机10多架,有力地迟滞了日军沿江进攻。

 

当然,即便有外援,武汉会战的结果还是没能改写。

 

万家岭之战后,日军在该方向不断增派兵力,调整进攻部署,加强攻势,各个城镇据点先后陷落,对武汉形成了东、北、南三面包围的态势。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这是日军在广州以东约20公里的增城俘虏的中国十二集团军第一五六师军人季万方

当时季万方年仅15岁,是一名勤务兵

同时为策应武汉会战,日军于10月12日在广东南海大亚湾登陆,10月21日,广州失陷,三天后,日军便切断了粤汉铁路,武汉已成为一座孤城。

 

蒋介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诸位,武汉我已准备放弃了。武汉会战已近5个月,寇军受到空前未有之消耗,我军战略企图已达。而且日军偷袭广州,华南失守,粤汉铁路已被切断。因此,武汉之战略地位已失。如我军勉强保持,则最后必失,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守若干力量,以为持久抗战与最后胜利之根基。

蒋介石明白,保存有生力量,退军四川作为大后方,方为上上之策。

 

如果武汉主力被围而不攻,势必造成西南空虚,如放任敌寇攻取西南,顺势而下统一中国极为容易,这是蒙古人做过的事情,蒋介石吸取前车之鉴,选择战略放弃武汉,是明智的,自古益州天府之国,易守难攻。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

日军想要再进一步,灭亡中国,他们自己也明白是有心无力了。

 

10月17日,第五战区长官部部署最后撤退阶段的作战任务。与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后期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军队主力在严密的组织下,全部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开始向后方撤退。

 

10月24日,蒋介石正式下令放弃武汉,并下令“将凡有可能被敌军利用之虞的设施均予以破坏!”

 

10月25日夜,汉口陷落。

 

10月26日凌晨,武昌陷落。

 

10月27日,汉阳陷落。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1938年11月3日,日军华中司令官畑俊六在武汉举行了阅兵庆典

自此,轰轰烈烈的武汉战役结束,武汉战役的历史意义极为重大,此次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无畏,以伤亡40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5.5万人—7万人,日军物力消耗至少30亿日元,而所占地域连前10个月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既没有给予中国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更没有击垮中国军民的斗志。

 

自此,中国抗战从被动挨打阶段进入了相持阶段。1938年11月,日本最新版《对华处理方略》中明确写到:

 

“以恢复治安为根本,除特别需要外,不应企图扩大占领区。”

 

日寇无力再图进取了。

 

不得不提的是,武汉人民对于此次战役贡献极大。

 

武汉这座城市,先后组织了武汉青年救国会、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工人抗日自卫队、农民抗日自卫队、战地服务团等数十个抗日救亡团体,掀起了募捐、游行、演出、演讲、慰问等多种形式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老人捐钱支持抗战

周恩来、郭沫若在武汉倡议发起了百万大献金运动。

 

据当时的报纸刊载,参加献金的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几岁孩童,人们争先恐后,把献金台围得水泄不通。汉阳一乡民献出祖传元宝,武昌乞丐所全体乞丐自动绝食一天,献金40元。

 

汉口各店主为全体店员捐献一月薪金,各房东捐房租一个月,共计40万元。三镇几十家戏院近3000名演职员不取报酬,捐出全部收入。

 

2年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一个坚忍待变的国家"

日军空袭后的汉口

11日晚,轰轰烈烈的献金运动结束,参加者有百万人次,总共募集金额达百万元以上。国民政府用这些捐款为前方战士购买了大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20万套单衣,40万套棉衣,倾其所有,保家护国。

 

82年前,正是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给这个苦撑待变的国家带来的希望。

如今,也正是因为武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才有了如今抗击新冠的胜利。

 

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现如今的新冠疫情,所有人都不应忘记武汉人民所做的贡献

 

(完)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