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十分热衷于在网上挑起争端。
与退休的老人斗,与体制内知识分子斗,与独立思考者斗,与外国人斗。
与人斗,似乎“其乐无穷”,但斗争者本人却并不快乐,甚至往往还会“气得发抖”。
在无尽的斗争中,部分网络青年评价他人的标尺,用得最多的就是“三观”二字。
“三观不正”
比如评价某著名作家的纪实体文学作品,网络上常见的用语有“毁三观”、“三观不正”等等。
与此相反,当初青年大院那篇澳洲大火文爆红,网络青年们转发时常常会顺带写上“三观正”。
那么,这个三观到底是什么,三观正不正又有谁说了算呢?
哪来的“三观”?
“三观”不是新词。世界观、人生观是古老的德国哲学词汇,价值观则是日常用语。
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哲学家在思考“存在”这个概念时引申出来的。人在世界上,受世界对象的剌激,因而反应自已与世界的关系,思考人为什么存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国内,在发源于德国的舶来思想体系逐渐本地化的过程中,衍生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革命人生观”、“核心价值观”等固定用法。
这些政治范畴的语言,深切影响了日常生活,“三观”才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
在生活中,“三观”所指的东西非常宽泛,已经远远超出了世界、人生、价值的范畴。
人的行为方式、文学作品的中心主旨,甚至社会思潮、经济政策,皆被人以“三观”二字概括,仿佛人人都会总结,而人人却又都并不知道自己在“总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乃至于当每个人都在说“三观”的时候,听者认识每一个字,却完全不懂这些字组合起来到底要说什么。
这就叫做语言的退化,使语言退化的过程就是语言的腐蚀。
而语言腐蚀导致的语言退化,正是人类思想和思维能力退化的第一步。
类似的语言充斥着网络
当一个人使用一个无所指向的虚拟概念“三观”的时候,他不会去深究“三观”是哪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久而久之,三观就成了一种类似语气词的词,这样的人说话的特点正是充斥着语气词。
比如“气炸了”、“笑死了”、“厉害了”,他的思维能力也就在这样的蜕变中渐渐消亡。
表达的概念
“三观”退化成了网络青年语言体系中一个仅具备表达作用,而不具备指向作用和逻辑作用的虚拟词汇,也就是表达的概念。
它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有具体意义的概念。细究网络言论场的种种表现,我们发现这种表达的概念经常出现在一些相似场合,有固定的“用法”。
X乎上有很多关于“三观正”的讨论
如果听到人说某种言论或者作品“三观正”,意思约等于“观点跟我一样”。同时还有夸奖该观点比较优秀、高端的意思,间接等于夸奖自己。
如果听到有人说某种言论或作品“三观不正”,意思约等于“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并且还有贬低对方、抬高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综上所述,不管一个人说别人“三观正”还是“三观不正”,其本质都是为了夸奖自己。
除了“三观正”和“三观不正”之外,还有一些引申用法。
比如“三观跑偏”,大概是说,作为一个阅读者,乍一看以为这篇文章观点跟我一样,看着看着发现他里面有很多我不同意的内容,我读完觉得大失所望。
这种用法包含着评论者对于作者原本寄予殷切期望,希望能够在文中找到自己观点的有力支撑,结果没有,于是就只能用贬低对方来排解自己的失望。
截图源自X乎
又如“刷新三观”,一般是读者对于言论或作品表达的观点或者事实与自己曾经的认知差距太大而抒发的感叹。
虽然是“刷新”,但其实他的观点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反而更加巩固了对自己原有观点的坚持。
但是,实质上他们刷新(弥补)的并不是三观,而是他们的观点和别人观点之间的差距。
概念的表达
“三观”仅具备表达作用,不具备实指,但是表达者总是有东西要表达的。
习惯于说“三观正”或者“三观不正”的人群身上,总有一些共同点值得我们去深究。
当一篇文章或帖子下面出现一个跟“三观”有关的评论时,常常会看到“翻了十几页评论终于看到三观正的了”类似的表达。
这一类人群,似乎特别需要找到与其观点类似的其他人加持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好!三观正”;“刷新三观,快来围观”;“怎么有这么多三观不正的人啊”。
在暴风雪来临时,成年企鹅会聚集起来“报团取暖”
这一类表达体现出一种严重的群聚性倾向,在观点高度重合的群体中,人们互相加持,并夸奖对方“三观正”,同时团结一致对外,怒骂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是“三观不正”。
这赋予了“三观”这个词更多的火药味,仿佛“三观正”就等于“找到了战友”,“三观不正”就等于“遭遇了敌人”。
与战友要并肩作战,对敌人就毫不留情。
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与“三观”有关的其他行为。
比如著名的“XX出征,寸草不生”
比如“出征”,意思是一群“三观”一样的人,集体到与它们观点不一样的网络交流平台去发垃圾贴刷屏,占据全部版面,让与它们观点不一致的其他人无法发言。
比如“人肉”,意思是锁定一个与它们观点不一致的人,搜寻他的公开资料,深挖他在网上的一切言论,再加以揣测、发挥,“调查”出他现实中的个人信息,再据此对他的个人生活进行骚扰。
打“吃美国人的肯德基,丢中国人的脸”横幅的,或许是华莱士(手动狗头)
还有“抵制”,通常是某些商业机构一旦出现他们不喜欢的广告、客户设置、习惯用语,就在网络发起谩骂活动,叫嚣要停止在这些商业机构消费,甚至动员有权机关“取消”这些商业机构的市场准入。
前现代作风
如果一群网络青年号称要“出征”,被他们“出征”的社交平台上,任何人都无法继续发言,因为版面都被他们占据了。
他们所依仗的无非是自己这一方人多,对方人少,或者即使人不少,但没有统一的组织,只能一对多。
出征外网的玩法本质和某度贴吧“爆吧”性质一样,非常naive
而他们判定“胜利”的标准就是版面是否被完全占据,“完全占据”的标准就是在这个版面上找不到一条与自己“三观”不一致的言论。
“人肉”靠的也是人数。只要有一个人“振臂一呼”,一群“三观”一致的人就被动员起来,分头深挖被“人肉”对象一切能找到的个人信息。
“人肉”到最后,很有可能被“人肉”对象无法继续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声。
甚至还会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有人去被“人肉”对象就学、就业的单位兴风作浪,使用各种手段迫使这些单位停止被“人肉”对象的学位或职位。
让你的现实生活遭到打击,才会彰显他们的成就感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就会弹冠相庆,高呼“胜利”。
所谓“抵制”也是一个道理,无非就是依仗自己这一方人多,如果真有这么多人响应他们的“号召”停止去那些被“抵制”的商业机构消费,似乎那些商业机构就会蒙受很大的损失。
并且,他们也不太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总以为一个商业机构是否准入市场,是“有关部门”说了算。
无自我意识的群兽行为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他们虽然出生在后20年中,但却拥有根深蒂固的改革开放之前的思维模式,不得不让人叹服这些人所受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惯用“三观”、抱团取暖的那群网络青年们,其行为和行为逻辑,似乎都还处于前现代时期。
他们所依仗的就是人多势众、奉行的是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信仰的是权力配置资源的社会逻辑。
当我们看见“三观正”或者“三观不正”的时候,想到荧幕那头坐着的的是这样的一群人,还是会让我们对这个言必称“现代化”的社会感到不寒而栗。
自我缺失者
“三观”天然带有群体性,惯用“三观”评价别人的人,也有十分强烈的抱团和群体性倾向。
我们说物极必反,事出反常必有妖,抱团和群体性倾向太过强烈的人,可能自我的独立性就比较微弱,甚至完全缺失自我。
失去自我时,随大流是大部分人的本能选择
看见外国网友说了“三观”与自己不一致的话,就发微博说“气得发抖”、“气炸了”。
人家外国人既没有针对你本人,也没有侮辱你家祖宗,更没有问候你家父母,你有什么好“气炸了”呢?
即使他们说的话,客观上从历史角度、政治角度、地理角度来看,不算正确,也犯不着“气炸了”或者“气得发抖”吧。
更不用说外国人说的话,从外国人的角度看根本不错。其实,这些人本质上在生活中拥有强烈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让其在网络上寻找“我赢了”的快感。
而那些“气炸了”的人到底是气外国网友的话本身呢,还是气自己的“三观”好像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多人认可呢?
所以,他们不允许在生活中失败的自己在出征网络时再次失败。
拥有独立人格是非常难的
不谈对错。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否需要有别人,乃至于“很多人”认可,是一个问题。每个人的人格都应该是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本就应该各不相同,这是自然之理。
放大到社会维度,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每一个不同民族、地区的群体内部多少都有一些认知上的相似性,不同群体之间也会有认知上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既包括对本群体的自我认知差异,也包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公共认知差异。
假设一个人自认为自己个子高,但别人不一定会这样认为,他本人也应当意识到别人不一定认为他个子高,同时更不应该强迫别人也认为他个子高。
这里体现出一种双重的自我缺失。
一方面是缺失自我的独立性,极端需要在一个群体的共同思想观念中存在,如果与群体有细微差异,就迅速调整以适应群体,最终群体的思维高度相同。
另一方面是缺失自我认知的客观性,以为自己对自我的认知就是最准确的,不允许别人有与自己不一样的认知,同时强迫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转变。
原因的讨论
人的自我意识应该是第一性的。
每个人一来到世界上,就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通过世界的反馈建立自我意识,这是一个从主动到被动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自我意识缺失,那么一定是这个主动到被动的过程遭到了扭曲。
某上海媒体XXX网(如果还能被称为“媒体”的话)十分喜欢以它们的粉丝群体来代表全部人群,以关注它的部分青年网民代表整个“年轻一代”。
这种叙事方式在其关注者中引起很好的反响,粉丝们十分受用。
这样的叙事其实就是一种外来的扭曲,它改变了人通过主动对外寻求反馈进而获得反馈的过程,平白无故地给人强加一种没有经过主动寻求反馈而带来的虚假的反馈,并且还将这种反馈伪装成是人主动寻求来的。
“吃太饱”的潜台词就是“你吃饱了撑的,闲的没事干,饿死你你就知道感恩了”
这是一个例子。
在网络语言体系中,很多人喜欢对提出不同意见者冠以“吃太饱了”等评价。
这种评价固然是荒谬的,但是我们可以以吃太饱和吃不饱建立一种认知扭曲过程的模型,解释自我意识缺失的过程。
人能否吃得饱,属于当然的自我意识范畴,饱不饱别人是无论如何也不知道的。
如果一个人明明没吃饱,却有一个外面的声音不断告诉他,他不饿,他吃的很饱。在这个过程中,没吃饱是真实的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范围内的感受。
但外面的声音告诉他已经吃饱了,他者的话语权正在不断攻击自我防线。如果这个人自我防线崩溃,就会被他者话语占领,于是乎自我意识就消亡了。
这样的世界,不可怕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