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4月26日,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率领四名“大汉”跑到当当网“索要”公司相关公章。

记得上次李国庆先生上热搜还是“摔杯子”,这次通过“庆渝年”“抢玉玺”又上热搜了,当当和李国庆这场大戏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李先生拿到的公章 图源微博

在拿到公章后,李国庆在公司内部发布一份《告当当网全体员工书》,除了宣誓自己对公司的所有权以外,该文中的一段让笔者一口咖啡差点没喷在屏幕上。

“俞渝女士无视李国庆先生作为当当创始人这一事实,先后逼迫李国庆先生退出对本公司的管理权,李国庆先生出于维护当当大局和家庭关系的维系等原因,禅让公司管理权3年。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俞渝女士却无视李国庆先生所作退让,拒绝归还公司管理权,先后逼迫李国庆先生退出公司管理。···逼迫其完全退出公司。”

《告当当网全体员工书》

李国庆“抢印”这事合不合法先放一边,如果李先生真了解“禅让”的历史,他就会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历史上哪有“禅让”出去的权力再要回来的道理?

 

《史记》中的完美“禅让”

禅让制是古代中国王朝的一种更迭制度,这套权力的更迭流程必须在君主生前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才算数。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五帝本纪》中就记载了传说中“尧禅让舜”的完美故事。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

但是,在这个完美的禅让故事发生之前,部落的权力一直牢牢控制在“轩辕氏”的手中。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史记·五帝本纪》

五帝之首的黄帝死后,先是次子昌意的儿子高阳(颛顼)继承帝位,后来由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高辛(帝喾)继承。

帝喾死后,长子挚继承帝位,没干两年就死了,弟弟放勋继承帝位,他就是帝尧。

从黄帝到帝尧,部落的权力都走出他们家的门。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尧,传说中的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直到尧继位七十年后,这一天,尧突然对周围的大臣说了这么一番话。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
《史记·五帝本纪》

尧先是把儿子吐槽了一番,然后把身边大臣举荐的人才一一批判了一番。随后,众人异口同声推荐了“不世出的奇才”——舜。

尧一开始也不确定舜有没有能力继承大统,于是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考验舜的定力。

经过三年生理、心理上的考察,尧对舜的表现非常满意,就把他叫来说:“三年来,你办事,我放心。现在你就接我的班。”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舜,父系氏族社会后期东夷部落首领

舜谦虚推让一番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不知尧给舜使了什么糖衣炮弹,到了正月初一,舜就在文祖庙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尧的禅让。

随后尧和部落众人的表现非常吊诡。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史记·五帝本纪》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丹朱(尧的亲儿子)一人得利”,所以把天下传给了舜。

而尧死后三年,舜居然把帝位又让给了丹朱,自己跑到南河的南岸躲起来。

但是,诸侯前来朝觐不到丹朱那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

这时,“民心所向”的舜说了一句:“这是天意呀”,然后才登上天子之位。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丹朱,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

舜在得到权力后,居然还把它还给了帝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丹朱,他是“吃的太饱了”吗?

显然不是,我们从诸侯朝觐(行政)、司法仲裁、接受歌颂这三件事情就能看出来,权力自始至终都在舜的手中,而舜之所以要把权力暂时还给丹朱,一方面为了体现自己高尚的德行,另一方面,舜想要看谁还敢往丹朱那里跑,好事后清洗丹朱派的余党。

为什么舜对尧这么做?

我们来看看他的祖先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就一清二楚。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史记·五帝本纪》

从舜的族谱上来看,他属于黄帝次子昌意一脉,而颛顼之子穷蝉之所以没有继承帝位,极有可能是在与帝喾(玄嚣的孙子)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少昊,姬姓,名玄嚣,远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又称白帝,史称青阳氏

而从穷蝉的失败到舜的崛起中间,昌意一脉在黄帝部落中一直备受掌权的玄嚣一脉的打压。直到舜重新夺回部落的领导权为止。

时光流转,到了舜大限将至时,尧禅让于舜的故事重演了一遍。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史记·五帝本纪》

这回舜的儿子商均又不行了(商均=丹朱),而在舜的儿子不太行的时候,一个叫禹的“天降伟人”出现了,实在是真的太巧了。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从山西到湖南苍梧的地图距离

而十七年后,舜蹊跷的死在苍梧,而从山西到湖南苍梧大概两千公里,实在不理解,舜为什么跑这么远去死。

当禹服丧三年完毕后,禹又玩了一遍舜当年的套路,他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所有的一切和舜当时情形一模一样。

然后诸侯归服,天下归心,就这样禹登上了天子之位。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禹继承父亲鲧的家传治水技能

为什么,禹要对同是昌意一脉的舜做这种事呢?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史记·夏本纪》

《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左传》昭公七年云:“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

原来,禹和舜之间有杀父之仇。

有趣的是,禹死后,族人拥立禹的儿子启为王,舜“禅让”禹这种故事在有夏一朝没有发生过。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种存在于理想中的“禅让”故事好像都在套一个模板,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

当然不是。

更接近“禅让”真相的故事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

但是,盗墓贼对墓中的竹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再搜掠了一番后,把大批竹书丢弃在墓中。

随后,当地官府把这批竹书送往京师洛阳,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西晋学者们在整理了这批竹简时发现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这部再现于世的珍贵史书被称为《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竹书纪年》

而这部史书中对五帝时代的“禅让”有着与司马迁《史记》完全不同的记录。

《竹书纪年》中有如下的记载:

“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舜的上位用了一个“篡”字,而舜掌权后就把尧囚禁于平阳,然后取代了他的帝位,并且还不让尧与丹朱见面,并把丹朱流放到丹水。

五帝时代“舜禅让于尧,尧禅让于禹”的感动中国的故事,不仅在《竹书纪年》中是这样血淋淋的记载,在战国时期的人也对这样完美的故事保持怀疑。

比如荀子在《正论》中也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人

荀子的弟子韩非子更是在《说疑》中表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上古时代那些所谓圣君明主们,他们获取权力的手段都逃不过“逼上弑君,以求其利也”。

尧舜禹的时代并非人们口口称颂的“盛世”,而作为明君榜样的“五帝”也不过是权力斗争中的获胜方。

而被人们理想化的“禅让”,其实就是权力修罗场中幸存的获胜者给自己王冠上镶上的一颗“宝石”。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影视剧中汉献帝的形象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在许都筑起了禅让台,他逼迫汉献帝刘协演一出“尧舜禅让”的戏码给天下人看。

在推辞了三回后,曹丕终于不再装X了,从容的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上皇帝位。在禅让仪式结束后,曹丕笑着对群臣说了一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这表明,在经过曹丕亲自编剧、主演、导演一遍“禅让”的大戏实践后,他终于理解了史书中记载的“禅位”故事的核心奥义。

李国庆夺印:在“禅让”的故事里只讲实力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相比于尧舜禹的血腥权力交接,成为皇帝的曹丕对前任还是不错的。而这种不流血的王朝更迭方式,对后世树立了一个榜样(比如隋唐、周宋)。

就在刘协禅让曹丕四十五年后,魏国权臣司马炎接受了魏元帝的禅让,建立了统一三国的晋朝。

结语

禅让这种童话故事,对古人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实质上只不过是古人对圣贤治国的一种单纯想象而已。

即便是“单纯质朴”的上古部落的人,在面对“定于一尊”的权力和诱惑力时也没有抵抗力。

而历代士大夫对“禅让”这种圣人行为的交口称赞,只是源于他们期望以此来给当世的帝王们树立政治道德标杆,期盼一个永远不可能到来的“圣人”。 

但是,此后所有实施禅让表演的,无一不是实打实的“夺权”。

至于“禅让”这个词,只不过是把权臣在夺权过程中的丑恶嘴脸打扮得漂亮一些罢了。

(完)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