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国家,如果没有君主的亲自治理,会导致天下大乱吗?
从世界历史范围上看,这个答案有两种可能:一种会,一种不会。
在古代世界各国出现过非常多的天降伟人,他们的一大特色就是不管理国家。
因为对于一个真正有效起作用的国家管理机构来说,很多岗位和角色是没有必要的,例如:君主。
下面本文从东西方历史中讨论这个有趣的问题。
白痴可以当皇帝吗?
除了开国时的前几任“明君英主”以外,后面的继任者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上任后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这就要求任职皇帝有一个起码的标准:不能是白痴。
至少真的白痴是当不了皇帝的。
比如清代九龙夺嫡玩的多凶,脑子不好的候选人肯定过不了第一关。
宗法制和分封制
但是,中国古代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的惨剧,打造了一套嫡长子继承的办法。
也就是在法定程序上,哪怕被人骂作“白痴”(或者真是白痴),但是“嫡长子”出身,也能坐上皇帝的位置。
曾经说出“何不食用肉糜”的晋惠帝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
他的哥哥司马轨早夭,作为次子的司马衷册立为皇太子,虽然大家都骂晋惠帝白痴(这确实有些侮辱人),但依旧不能让司马炎改变立他为诸君的决心。
人们说晋惠帝是白痴,其实是对一个鲁钝的皇帝严重的歧视,因为在精神病学概念中,白痴(Idiocy)属于智力缺陷(Mental Deficiency)中最重的一类。
某度的名词解释
而白痴患者大多数不能说话,只能发出一些表达其情绪的原始呼号,也不能理解别人言语的意义;感觉迟钝,对普通的物理性危险(如车辆、火等)不知道躲避。
如果按照上述标准,晋惠帝显然不是白痴。
原因有下两条:首先,晋惠帝能读能写。
在惠帝继位之初,也是帝国实际上的决策者,所谓“凡有诏命,(惠)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行之。”
当汝南王准备率军讨伐杨骏时,惠帝表现极为镇定,亲自给石鉴等人写下密诏,命令他们火速前来“勤王”。
而且武帝司马炎曾因为担心儿子的智商而出题考验过,虽然是老婆递小纸条而过关。
晋惠帝在现代插画中的形象
但是惠帝能看得懂小纸条,按照古代文言文的水平来说,放在现代也是高中的阅读水平,肯定不是初中。
其次,可以在外界环境变化时通过语言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
在惠帝统治的后期,变故迭起,战乱不休,惠帝本人也屡遭凶险。
史书记载:
“及王浚攻邺,(卢)志劝(成都王)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而人马复散,志于阵中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惠)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
当惠帝看到护卫侍从的数量急剧减少发问,卢志则告以“贼去邺尚八十里”,使惠帝能明了当时的形势从而决心赴洛,而且还能进行一定水平的问答。
而吕思勉先生亦认为此句话,绝不类痴騃人语。
最为后世所批判的“何不食肉糜”,只要稍加分析就知道,晋惠帝说出这番话乃是合情合理。
晋惠帝泥塑
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晋惠帝司马衷,从小锦衣玉食,当他听到人没有饭吃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人们为什么不喝肉粥,肉粥这种食物在他的认知中又怎么能称得上“正餐”呢?
所以,晋惠帝并不是“白痴皇帝”,他有可能是智力障碍中最为轻微的一种——愚鲁。
其水平相当于现代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
虽然晋惠帝和他父亲的治国理政水平没法比,若是在承平年前,资质平平的他也能当一个富家翁,可惜后宫里有一个善于弄权乱政的皇后,这给帝国带来了严重隐患。
就在他登基后一年(290),爆发了八王之乱。
即便如此,以晋惠帝这智商,他还可以在位17年。这个成绩也算非常优异了。
当然,回头在看看历史还有更极端的,植物人在古代也能当皇帝。
植物人皇帝
看唐顺宗的早期履历,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皇帝候选人。
在做太子的26年中,他亲身经历了藩镇叛乱的混乱和烽火,也耳闻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倾轧与攻讦,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成熟。
唐顺宗画像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他对各种技艺学术很是上心,对于佛教经典也有涉猎,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
每逢德宗(其父)做诗赐予大臣和方镇节度使时,一定是命他书写。
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顺宗突然中风,不能说话不会动,基本上是植物人。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无解。
但是这个时候顺宗是德宗的嫡长子,德宗碍于嫡长子继承制,只能让顺宗继位。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雍正帝,最后也只能干瞪眼耍嘴炮了
但是最神奇的是,哪怕顺宗是个植物人,他依旧当了186天的皇帝,最后被宦官俱文珍退位,传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同年去世。
这种植物人皇帝在东亚大陆的历史上实属罕见,正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唐顺宗对于帝国而言实属鸡肋,因为帝国不会允许一个植物人长期占有帝位。
如果顺宗还能活几年不能快速去世,也会有人想办法让他尽快摆脱病痛的折磨。
当然,以上的皇帝要么是有智力缺陷或身体瘫痪的例子比较极端,那么智力没问题的呢?
帝国不用统治
明神宗的例子表明,智商在线,“懒政怠政”也能当皇帝,而且成绩不错。
可以说,明神宗朱翊钧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偷懒的一个皇帝。
这么辛苦,还能活到68岁,身体素质确实好
清代的康熙皇帝每天早上六点干活干到晚上十点也未必能把一天的工作干完。
但是,明神宗开创了三十年不早朝的盛况,而且他极其不喜欢干活。
万历十四年(1586)九月十六以后,朱翊钧“连日免朝”,这为怠政之始。
二十八日,朱翊钧谕旨:“由于早起,一时‘头晕眼黑,乏力不兴’,暂免朝讲数日,以便‘静摄服药’。”
甚至亲享太庙的这样重要的活动他也不露面了,统统委托给太子太保徐文璧代劳。
祭祀太庙是指皇帝在春、夏、秋、冬四季按时到祖庙行祭祀的一种制度,皇帝必须亲力亲为,因此,皇帝是否参加这个活动,就是他勤政与否的一项标志。
明神宗画像
自此时起,朱翊钧就不亲自祭祀太祖了,并且几十年不参加、不露面。
对于神宗的懒政,明人专门编写记载了明神宗没有批阅的奏折的书《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现代影印出版之后,整整有八卷16开本,这还是选编。
而且到了后期,明神宗越来越懒,一开始只是不管官位空缺,到后来连灾荒、战争也不表态。
万历二十四年(1596)七月,吏部尚书孙丕扬上书言事,说数月以来,官吏的任免处于半停顿状态,在职的官吏不能正常升迁,空缺的职位不能得到及时补充。
八月,吏部尚书孙丕扬离职,朱翊钧迟迟不点用新人,致使十二月竟然因此废止了大选。
科道的考选,自此变为“取不以时,考不以时,命下复不以时”。有时已经点用,谕旨又复留中,虽然内阁催请频频,朱翊钧却无动于衷,坚持如故。
万历二十六年(1598)七月,御史毕三才上疏说:“朝中内外官吏,先是俸及三年即可迁升,今则历俸五六年者有之,七八年者有之。”
可见当时官员的流动非常缓慢。
明代官员
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央九卿要员虚悬过半。两京监察机构,所剩官员寥寥无几。
到万历四十年(1612),缺官不补的现象更为严重,内阁仅叶向高一人,六卿仅剩赵焕一人,都察院已经八年无正官,半数以上的府缺少知府。
当时的朝臣关于缺官误事的章奏几乎月月不断。
最后到了连帝国的军事活动都不想批阅的地步。
比如女真人在东北地区有崛起之势时,内阁希望出兵围剿,但是明神宗迟迟没有批示。
就是这么一个皇帝,因为主持了三大征,居然还有不少人认为明神宗干的不错。只能说,你一口气干一百件事,只要对了三件就能收获一堆舔狗。
事实证明,明帝国这座巨型机器,至少在明神宗在位期间,不需要他亲自管理也能运行。
但是,明神宗这种划水治国的方式,给后继者挖了一个大坑,后面继位的朱家子弟即便想有一番作为,也很难为大明续命了。
女王只需要享受,就能成为印度女皇
为什么英国的国王们不用向东亚的君主们那样,不用每天忙于繁重的公务,而且可以安享晚年,尽享天伦呢?
我们拿维多利亚女王为例。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
但是维多利亚作为大不列颠的女王,其享受的待遇只有一年38万英镑的王室年俸。
在她的祖父乔治三世的折腾后,不列颠国王的权力只剩下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及可以选择不接受议会选出来的首相这两项。
维多利亚女 英国汉诺威王朝末代国王兼印度女皇
但一年38万英镑的收入,也让这个她成为全英国最富有的女人,因为拥有500英镑的收入在英国就是中产阶级,很多小贵族的年收入也就2000英镑左右。
在平日里,维多利亚女王可以有时间和墨尔本首相写信,没事去各个王室领地看花,她最为“繁重”的工作就是在文件上签字,走个形式。
与同样是统治者的东亚皇帝们不同,维多利亚女王不仅没有实质上的权力,而且她还能自主择偶。
例如,她第一个相中的对象就是俄罗斯未来的继承人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后来因为俄罗斯的波尔雅们集体反对只能作罢。
而后,女王选择了比自己小三个月的表弟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亲王。
1877年,作为一个既不操心克里米亚战争的胜败,也不对欧洲微妙的外交局势感冒的划水女王,首相迪斯雷利给她带上了一顶皇冠,她成为了印度皇帝。
英国议会起草《权利法案》制约王权
自1689年始,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后,此后的英国国王们们拥有了统而不治的优良传统。
而英国国王也好女王也罢,他们不过是帝国的象征。
从历史上来看,君主没有治权,英国也没有亡国,而没有对英国一切负责的维多利亚女王,反而在她在位期间,使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结论
在东亚传统社会,只要不是植物人都能在最高权力的位置上待上十多年,而智商正常的划水三十年都没事,这说明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胜任这个职业。
但是,不论谁在这个位置上,都会面对层出不穷的叛乱,以及对外战争可能的失败和异族的崛起,一旦失败,输掉的就不只是皇位这么简单了。
所以,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东亚君主,就必须一边担惊受怕,一边玩命工作。
可惜,这种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依然不能保证国祚永昌。
究其原因是东亚的皇帝定于一尊,利出于一孔,换句话说:你驾驭一切就必然要对一切负责。
不想对一切负责也行,等待他们的就是帝国的问题“积重难返”,直到崩溃。
而英国的国王的任职要求就非常低了。
乔治一世连英语都不会说,维多利亚女王才一米五,乔治六世还是个口吃,伊丽莎白女王每天都会坚持用钢笔写日记。
但是,没有人会批判这些英国君主不够格。
我们后来人总结历史规律后发现,其实想要避免“东亚皇帝”成为高危职业,似乎只有一个方法:统而不治。
(完)